養成早起習慣後,寧靜的晨光中喜歡去陽台看看植物,再回頭翻閱書本、或看看電腦。
手邊有著已經看過的教養書,順著作者給的網址,上網看了部落格,
bubu一直持續地有很多文章或課程在進行,透過網路,
總能適時給我們這群廣大潛水的媽媽讀者們一些幫助和鼓勵。
挑了幾篇與說話有關的文章看,
有些話,給我不少衝擊和省思。
也許是職業關係,習慣"說=提醒=教"
但是,這方法在母親角色上,似乎不完全管用。
孩子想要的是 "可以撒嬌的媽媽 " 而非一個 "家裡的老師 "
這一篇恰巧談到"易子而教"的真諦,也說了"教"這一件事
也許重點在於讓孩子"做"且允許他"慢慢學會"
該如何讓孩子"做" ,也依靠著我們"說" 的方式,
雖然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夠時時記住且改變方法,
但希望自己未來在面對孩子犯錯時,可以慢慢朝向"留給孩子自省、並自己說出錯誤"的空間。
以下引自 蔡穎卿的部落格http://www.wretch.cc/blog/bubutsai/16729737
從「不知道」進到「知道」叫學,但今天我們多數的問題並不是「不知道」,
而是「沒有做到」或「做不到」。
所以我們需要的是「修」,修改或修養自己。
要允許孩子慢慢學會,而我們成人自己則要學著「慢慢」中才能有的沉穩與寧靜。
我覺得自己閉上嘴巴的時候,心比較不濫情,行動也比較紮實,也許您也可以試著了解這份力量。
----------- 蔡穎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