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這陣子有種香皂癮  每次洗手都要多搓幾下肥皂


比我那把珍貴手工皂泡在水裡當小船的寶貝兒子  好不到那兒去


而且  吹風吹飽的各類皂   天天放在抽屜   做了半天都不知道最重要的洗感如何  


實在讓我心癢難騷


於是  我放了甜杏紫草母乳皂當洗手皂(因為被切的很小塊)


乳油木洋柑橘充當偽洗髮皂(反正成分差不多   都有篦麻油+乳油木)


玫瑰粉紅礦泥--身體皂 (前一塊快用光了)


綠石泥母乳--洗臉皂(雖然我有洗面乳)


所以 我的洗手台 滿滿都是手工皂


而上述理由   一看就知完全是巧立名目


每次洗澡  幾乎都隨我家公主欽點御皂 


我呢   一個身體要換好幾種皂分批洗(錯誤示範~小孩子不可學喔!!)


這種癖  大概是節制打皂留下的後遺症吧


 


但是  瘋狂試皂法有個好處   很容易比較出皂與皂之間的差異


先說被我嫌棄到臭頭的甜杏紫草母乳皂 當時擔憂的油塊  經過風乾  完全沒有任何異狀


相當滋潤 而且透出一股薰衣草的淡香  洗感滋潤滑順  泡泡稍微少


再來是略帶透明感的乳油木洋柑橘  脫模時拉扯的洞洞表面  親水之後  光滑無比


整塊肥皂的外觀立即改善    而且篦麻油的清爽搭配乳油木的滋潤


泡沫多又不澀  感覺清潔力強卻不傷皮膚  硬梆梆的皂體  握起來也很不賴  是我目前最滿意的


玫瑰粉紅礦泥  我尚未洗  只有我家璇洗過一次  無法評論 但是肥皂的外觀放置在皂盤上很出色


也令浴室增添不少浪漫情調  所以  美化環境直接加20分


綠石泥母乳是我今天結束煩人的一天之後  衝動啟用的


想不到 洗感堪稱一絕  添加母乳的滑潤感  非常特別 洗後好像還有滋潤留在身上 


又非那種缺乏洗淨力純馬賽皂的油感或不起泡  感覺非常奇妙     


 


一直認為打皂就是外型上的玩藝 


經過洗感測試  我對手工皂重新改觀


手工皂並非如我家"皮厚肉粗"的"ㄤ"所言: 還不都一樣  35元和300元   洗起來不都一樣


這種說法就好比問一個女生:開MARCH和開 MAZDA有什麼差? 


女生回答: 就是一台大一台小  其他沒什麼差!!!


換問男生:有差沒差?  男生答案: 當然差很多 !


同理可證  手工皂之於"凝脂美肌"的關係  當然比"犀牛皮"來得密切百倍!!!!


不同油品搭配  真能創造不同的效能  如此玩下去  就更有挑戰性了!


 


中秋過後  濃濃的秋意  讓我想到了金黃色的金盞花


入皂後還是依舊美麗  忍耐多時  終於還是打了一鍋   就當是迎接秋天吧!


 


這次參考格子老師的書   用了很多從未使用過的油品


配方: 橄欖油/棕櫚核油/杏桃核仁油/未精緻酪梨油/乳油木果脂/金盞花/伊蘭伊蘭香精


 


我喜歡伊蘭伊蘭的濃烈  尤其冬天  聞道這香氣 感覺就該去泡個澡了


搭配金黃色的金盞花  好像很適合  所以就不惜本的加下去 (就是一定要香)


 


用了幾個塑膠模型   是沒有金盞花的    璇璇一眼就看中了kitty  下塊服役的就是它啦!



不加金盞花又不入造型的      顯得太樸素


加適量金盞花之後            又蠻像"菜頭粿"(那ㄟ安ㄋㄟ)


所以蓋上皂章        這最後裝扮        終於讓它看起來像樣一點


所以    人要衣裝          皂要皂章        缺一不可啊!!!    



下次用到它時        估計是明年一月了吧!!!       到時候再上來分享我的試用心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numnum 的頭像
    numnum

    numnum的部落格

    numnu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